大学生找月薪8千工作倒欠2万7的事件,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求职陷阱和金融骗局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0:25 点击次数:150
大学生小方在求职过程中,被一家名为达内教育的公司以招聘为名,诱导参加高价培训课程。该公司声称培训后可解决就业问题,但需支付27780元的培训费。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,小方被引导申请“先学后付”的贷款方案,最终在未上岗前就背上了2.7万元的债务。
原因分析
求职心切:大学生在求职心切的情况下,容易被高薪承诺和虚假招聘信息所吸引。 缺乏经验: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,容易陷入不良培训机构设计的陷阱。 金融诱惑:“先学后付”等贷款方案看似减轻了经济压力,实则隐藏着高额利息和还款风险。这一事件提醒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警惕,避免被高薪承诺和虚假招聘信息所误导。同时,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招聘市场的监管,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。
展开剩余62%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保持警惕,避免落入求职陷阱。
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策略
1. 增强防范意识
警惕虚假招聘:不法分子常以高薪、轻松工作等条件吸引求职者,但这些往往是骗局。求职时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、企业信用等信息。 警惕非法传销:传销组织常以招聘为幌子,用“轻松赚大钱”等话术诱惑人。一旦发现可疑情况,应立即报警。2. 使用正规求职渠道
选择正规平台:优先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、高校就业网站等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。这些平台的信息相对可靠,能有效降低被骗的风险。 参加学校招聘活动: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,这些活动通常经过学校筛选,安全性较高。3. 核实招聘信息
多渠道核实:通过企查查、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的工商注册、信用状况等信息。对于薪资过高、要求过低或描述模糊的职位,要提高警惕。 确认职位真实性:要求招聘方提供详细的职位描述和工作内容,避免被模糊的招聘信息误导。4. 拒绝不合理的费用要求
拒交任何费用:任何以抵押金、培训费等名义收取费用的行为都是非法的。遇到此类要求,应坚决拒绝并向相关部门举报。 警惕培训贷:不轻信以高薪就业为诱饵的培训承诺,避免陷入贷款陷阱。5. 签订合同需谨慎
仔细阅读合同条款:签订劳动合同时,要逐条阅读合同内容,确保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清晰。特别注意薪资待遇、工作时间、社会保险等关键条款。 咨询专业人士:如有疑问,可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法律专业人士咨询,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。 发布于:广东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